库布其——沙里生金荒漠添绿​_yodo官方下载

发布日期:2024-10-18 19:28 浏览次数:

本文摘要:政策支持、企业投资、农牧民参与、技术创新,库布其——沙里生金荒漠添绿核心阅读把沙漠变为绿洲,有多难?

政策支持、企业投资、农牧民参与、技术创新,库布其——沙里生金荒漠添绿核心阅读把沙漠变为绿洲,有多难?让吃不饱饭的贫困户脱贫致富,又有多难?在内蒙古的库布其沙漠,这两件难事都做成了。通过产业化治沙,充分发挥企业和个人治沙的积极性,库布其治沙有了持久动力;借助科技的力量,从沙漠中“掘金”,农牧民从中受益。12月15日,生态环境部命名表彰了全国第二批16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内蒙古鄂尔多斯高原北部的库布其沙漠亿利生态示范区位列其中。数据显示,经过几十年治理,内蒙古库布其沙漠治理面积达到900多万亩,沙漠的森林覆盖率由2002年的0.8%增加到2016年的15.7%,植被覆盖度由2002年的16.2%增加到2016年的53%,年降雨量也由不足100毫米增长到400多毫米,与之相应的是沙尘天气骤减。更重要的是,库布其沙漠不仅告别了黄沙肆虐,还成为当地群众脱贫致富的生态和经济资源。

鄂尔多斯市在治沙历程中逐步探索出“政府、企业、社会共治”的发展模式,引入市场运作和利益共享机制,将绿起来与富起来、企业发展与生态治理等相结合,让治沙有了持久动力。发展治沙产业,治沙有了内生动力达拉特旗中和西镇官井村是一个地处库布其沙漠腹地的小村庄,这里曾经有近900户人家,上世纪80年代中期,因为沙害走得只剩300多户。

后来,鄂尔多斯开始施行“五荒到户、谁造谁有、长期不变、允许继承”的政策,引导个人和企业参与治沙。1986年,村民高林树从80多公里外用3只羊换回一驴车沙柳,成为官井村种树的第一人。1990年,高林树在成活的800亩沙柳中间套种的麻子收获了,当年就卖了1.5万元。当时当地年平均收入仅有300元左右,高林树一家从过去吃不饱饭的贫困户,一跃成为村里第一个万元户,其他人也纷纷效仿。

干了一辈子林业工作,退休后到亿利资源集团的治沙技术研究院担任总工程师的吕荣告诉记者,“我们也走过弯路,原来单纯依靠投入资金来植树种草、治理沙漠,收效甚微,后来逐步在政府的引导下发展沙生作物经济,治沙才真正有了起色。”“种下甜根根,拔掉穷根根。

”这是当地种甘草的农户编的顺口溜。曾经的贫困户吴直花告诉记者,亿利集团负责种苗供应、技术服务、订单收购,农牧民提供土地和种植管护,“一年能有3万来块钱收入,环境也一天天好转”。进入新世纪,鄂尔多斯又出台了禁休轮牧、生态治理等奖补机制。

“现在全村有19万亩林地,生态改善了,收入增加了,近3年有近30户村民又搬回这里。”高林树的儿子高二云告诉记者。“尝到甜头的百姓,是库布其治沙事业的参与者、支持者和受益者。”鄂尔多斯林业局局长韩玉飞说,“具有造血功能的治沙产业,是沙漠得以改造的重要助力。

”换一个角度看,沙漠也是一种资源引入企业进行生态建设,让企业从治理沙漠中获得收益。这是鄂尔多斯市探索的一条治沙经验。

亿利集团从1988年开始在库布其治沙,逐步走出大规模改良沙漠土地的路子。“沙漠虽然可怕,但换一个角度来看,沙漠也是一种资源。

”亿利资源集团董事长王文彪说,“库布其的成功,在于以技术为核心,从沙漠土地、阳光、生物质、沙材料及周边煤炭资源中‘掘金’,通过产业发展反哺治沙。”亿利集团通过长期与沙区群众合作,成功试验多种在沙漠栽种植物的新栽培方法,并加以推广,利用不同品种沙生植物的特性进行生态修复,通过产业化方式应对和防治荒漠化。在库布其,像王文彪一样从事治沙产业的企业家还有很多。据了解,鄂尔多斯市治理沙漠先后投入300多亿元的产业化资金,创造出生态修复、生态牧业、生态健康、生态旅游、生态光伏、生态工业“六位一体”、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生态产业体系,使沙区人民脱贫致富,为治沙赋予了新的内涵。

据介绍,鄂尔多斯全市参与治沙造林及其相关产业开发的企业数量达到了80多家,培育了自治区级林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14家、国家林业重点龙头企业2家。年生产人造板2.6万立方米,生物质发电3.1亿度,杏仁露、海红酒、沙棘等饮品3.5万吨。农牧民从治沙中获益,收入多元化临近中午,杭锦旗独贵塔拉镇道图嘎查,牧民高娃的“牧民之家”坐满了等待用餐的游客。

12年前,乌兰一家作为生态移民,从沙漠腹地搬迁到嘎查新村,原来的沙区成了旅游区。“现在我每年至少能接待2000多名游客,旅游收入十来万元。”她粗略算着账。2006年,道图嘎查将分散居住在沙漠腹地的36户156名牧民搬迁到牧民新村,牧民从依靠放牧为生转而搞起了旅游。

嘎查支部书记达楞其其格告诉记者,此前,这36户牧民是嘎查最贫困的人群,但搬出沙区搞了几年旅游后,他们成了全嘎查羡慕的对象。牧民新村36户牧民从2006年户均收入不足1万元,增长到户均收入达12万元。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企业通过租地到户、包种到户、用工到户的模式,充分调动了当地数十万农牧民的生产积极性。通过出租土地、参与治沙产业,农牧民以市场化的方式参与到经营活动中,拥有了“沙地业主、产业股东、旅游小老板、民工联队长、产业工人、生态工人、新式农牧民”等新身份,每一种新身份都能带来不菲的收入。据统计,库布其沙漠周围先后组建了232个治沙民工联队,5820人成为生态建设工人,人均年收入达3.6万元。

近1500户农牧民发展起家庭旅馆、餐饮、民族手工业、沙漠越野等,户均年收入10万多元,人均超过3万元。鄂尔多斯市副市长石艳杰说,库布其模式的核心内涵是政府政策性支持、企业产业化投资、农牧民市场化参与和技术持续化创新,治沙、生态、产业、民生四轮驱动,平衡发展。“产业化的治沙模式让治沙本身具备了内生动力,但依赖政府补贴的产业项目培养不出在商海中的‘游泳能力’,只有真正实现‘绿富同兴’,让沙漠的进一步治理取得持久动力,才能真正治理好沙漠。”她说。

(记者吴勇)。


本文关键词:yodo官方下载,yobo官网体育app下载,YB体育app下载,yobo最新版官网登录

本文来源:yodo官方下载-www.viptmt.com

如果您有什么问题,欢迎咨询技术员 点击QQ咨询